金色的鱼钩同步练习

《社戏》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最后一段虽很简短,但实在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,蕴含着深刻的含义。那一晚的戏,看得人昏昏欲睡,气得小伙伴们破口大骂;那一晚的豆,也只是滴着露水,带着泥土气息的普通罗汉豆。那么,文中为什么说“真的,一直到现在,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─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?”究竟好在哪里呢?原来“看社戏”和“偷豆吃”是“我”在平桥村这块乐土感受最强烈,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乐事,它们给“我”的少年时代带来最美好、最愉悦的心灵感受,使我永远不能忘记那里人们朴实、真诚、善良和聪明能干,也不能忘记美丽动人的江南水域风光,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,这一切都是“我”在“那夜”以后的城镇生活,人生旅途中再也不曾感受到的。因而,这一段意味深长的话,既表达了“我”对乐土生活的赞叹,又抒发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。

金色的鱼钩

一、看拼音写词语。

che4 qi3  yu2 er3 yan3yan3yi4xi1  xi3 chu1 wang4 wai4

二、给带颜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。

支吾:wu3 wu4  粗糙:zao4 cao1  立即:ji4 ji2

三、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。

1、老班长( )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,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,( )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。

2、我( )接受了指导员交给的任务,( )得把你们带出草地。

3、( )哪一天吃不上东西,说不定( )会起不来。

四、联系上下文填空。

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,失声喊起来:“老班长,你怎么……”。这是“我”( )时候说的话。“万根钢针”表现了“我”( )的心情,后面的省略号省去了( )。

五、把词语补充完整。

喜出( )( ) 三( )两( ) 夜色( )( )

目不( )( ) 无( )无( ) ( )( )一息

答案